近日,北京大运河博物馆(首都博物馆东馆)展出的“看·见殷商”展中,有一位商朝六边形女战士备受瞩目,让人不禁想一探究竟——她是谁?
看·见殷商
展开剩余87%“看·见殷商”中展出的精美文物
- 她是谁 -
1976年,考古工作者在安阳发掘到一座商代王室墓。墓中发现陪葬物达1928件之多,墓主人就是这位名叫妇好的女人。出土的那些萌物呀,还真是夺人眼球!
昂首挺立的两只“妇好”鸮尊
妇好墓发现两件鸮尊,因在器物内壁发现“妇好”铭文,因此被命名为“妇好”鸮尊。这两件鸮尊修复后分别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院收藏。在展览“看·见殷商”中,这对“孪生兄弟”实现了出土后的首次重聚。
这位被定义为“王后”“母亲”“女将”的妇好,是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空故事中?
甲骨文记忆
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五展厅在展中
国家典籍博物馆里显现神秘 “甲骨文记忆”展,让我们在珍贵的甲骨展品中,与 “她”的身影亲密接触!
1899年,时为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,发现名曰“龙骨”的中药材上有些奇异的刻划,凭着其对古文字研究的直觉,打开了探索甲骨的大门。
3000年前的文明终于重现于世
刻写在龟甲、牛骨、鹿骨等载体之上
还有战俘的人头骨
甲骨片的缀合,完整了卜辞的内容,纠正了个别商王世系的错误,印证《史记·殷本纪》关于商王的记载基本靠谱。
那些商王们并非传说和演义,他们真实地生存在3000年前的岁月中。
了解妇好的时代要从她的老公武丁说起。武丁是商朝第23位国王,庙号高宗。武丁在位,国势强盛,政治清明,百姓富庶,附近许多方国、部落纷纷归附于他。史书将武丁统治的59年间(前1250—前1192)称为“武丁中兴”。
- 她的故事 -
妇好庙号“辛”,即乙、辛周祭祀谱中所称的“妣辛”。在甲骨文中,妇好早已大名鼎鼎,关于她的卜辞有300余条之多。在武丁的众多妻子当中,只有3位拥有王后的地位,妇好是第一个。商王非常宠爱妇好,对她的重视让人动容,在存留下来的甲骨片中记录了他们的爱情。
甲骨4520 国家图书馆藏
此版卜辞记录了贞问妇好是否怀孕有子的内容。
妇好怀孕了,武丁反复为她占卜:“妇好娩嘉”?—— 妇好能够顺利分娩吗?
妇好生病了,武丁为其占卜:“妇好其延有疾”?——妇好的病是否还会拖延下去呢?
但妇好并非是沉浸在爱情里的娇柔小女子,智慧和勇气使她成为领兵征伐、驰骋沙场的骁勇将军。她为商王朝开疆拓土立下不朽战功。
妇好出征时,武丁几乎天天为她的健康和安全占卜。在甲骨卜辞中,有“辛巳卜,登妇好三千,登旅万呼伐羌”的记载,武丁询问是否派遣妇好带领将士三千,加入国王万人军队,一起征伐方国。
在鬼神崇拜的时代,祭天祀神为国之大事。妇好在世时就亲自主持了武丁时期的祭祀活动。
甲骨2190 国家图书馆藏
卜辞中“酒帚(妇)好(御)于父乙”记录妇好向商王武丁之父“小乙”举行御祭。卜辞中“好”字左上角“口”旁漏刻二横划,反映当时甲骨文的刻写类似于后代雕版刻字,先刻竖划,再调转骨片方向竖向刻横划,在此过程中漏部分横划。这为研究甲骨的刻划方式提供了重要资料。
妇好逝世后,武丁将其葬在宫殿区内,为妇好举行了隆重的葬礼,并多次对她举行祭祀。
妇好生活的安阳,自然环境优越,人们在这块土地上劳作、繁衍、生生不息。透过象形的甲骨文,可以栩栩如生地描绘出商代的农业、交通、建筑、艺术等动人故事。
殷墟的宫殿、宗庙建筑,甲骨文中与建筑有关的皆从“宀”或许就是当时地面建筑的形象写照。
甲骨文中的“协”“黍”“酒”“牧”等象形字,描绘了商人农耕农牧的生活情况。其中关于“酒”,反映了商人生活的富足。粮食多了,人们开始用黍酿酒以丰富生活。妇好墓中就出土了不少酒器,酿酒饮酒之风愈盛,酒的品种之多和产量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。
除此之外,商人的“舞乐翩翩”—— 殷墟出土的乐器有铙、埙、磬、鼓四大类别,基本是打击乐器。动一动手,就能听到来自远古的旋律。
转累了,坐下看一个甲骨文的小动画,做一个静静的“小朋友”,用轻松的童心去了解那些奇妙的文字是如何来的。
或者穿梭在甲骨文“姓属林”里,寻觅自己姓氏和属相。
好奇了,就猜一猜甲骨文是什么意思?我想,那会是你在“甲骨文记忆”中的小小收获,对这古老文字的崇拜,和开启的探索之心。
发布于:北京市贝格富配资-配资软件app-股票杠杆公司-网络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